城投企业,看这一篇就够了


编辑:admin / 发布时间:2017-12-19 / 阅读:406

  本文提供以下干货:
  
  1、城投竟然是市场支柱、行业担当?
  
  2、什么是城投?
  
  3、城投企业看什么?——九大看点帮你理清风险点。
  
  4、如何选择“高、大、纯、良“的好城投
  
  在我国经济中,有一个极其特殊并且规模巨大的行业——城投。
  
  说它极其特殊,是因为城投的经营完全非市场化,但是融资却市场化,横跨体制内外。城投一身兼具两套标准,评审时,市场化的风险评估套路不好用了。
  
  说它规模巨大,是因为城投的数量已经是市场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甚至说是债券市场支柱、行业担当也不为过。
  
  这有点反常识,一个没有生产经营的行业,怎么就成了市场支柱、行业担当?好,上数据:
  
  金融业广泛使用的Wind数据库中,对于债券有一个很有用的字段:“是否城投债”(不用怀疑,原字段如此,就是这么粗暴直白!)。用这个字段筛选一下,就能发现:目前债券市场发行人大概5000家,其中城投竟达到了1800家。也就是说,每三家企业发债,就有一家是城投。
  
  城投行业,妥妥地是债券市场的行业担当啊。
  
  笔者的风控工作中,评审最多的行业就是城投。相信这也是从事风控工作的小伙伴们的共同感受。所以,如何评估一家城投企业的风险,绝对是风控人员要掌握的必备技能。
  
  好,技术干货来了:
  
  什么是城投?
  
  城投的“学名”,一般被称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简称平台。
  
  城投做的事,基本上就是替地方政府融资,并用融来的钱做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
  
  城投的股东一般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国资委、地方政府财政局,因此,又被称为地方政府的马甲。
  
  由以上可见,城投的核心特征是——公益性!城投做的是政府的事,而不是市场的事。
  
  公益性,或者说非市场化,是界定城投最重要的标准。
  
  那怎么看一家企业是否市场化呢?
  
  很简单,Follow themoney !看它的收入、经营性现金流入是来自于政府,还是来自于市场。
  
  或者说,这个企业的客户,是政府还是市场?
  
  从这个意义上,有些企业虽然也被称为平台,但并不是城投。例如高速公路企业、轨道交通企业。虽然这些企业的初期(建设期),资金来源主要靠政府和融资,但是这些资金是投资性现金流,不是经营性现金流。最终他的收入是来自于市场的,客户是市场上的主体,不是政府。
  
  说到这,有些小伙伴就会吐槽了,那一个建筑公司,专门给政府做施工的,客户也是政府,那它也是平台了?
  
  呃——不得不说,这个以偏概全的吐槽很亮!
  
  好吧,也许我们应该给城投的界定标准打个补丁,改为:
  
  公益性,且非市场化,是界定城投最重要的标准。
  
  做的是公益的事,收入只来自于政府、不来自于市场。
  
  这样,建筑业就不符合了。建筑本身是非公益的,而且“正常”的建筑企业,客户不应该只有政府。
  
  还有一个比较难界定的行业是——园区。最常见的是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城投,其股东一般为XX开发区管委会。
  
  对于园区,笔者有个简单粗暴的处理方法——按照上述城投的标准来界定。
  
  对于早期的、建设期园区,其收入基本来自于政府回购和土地出让,客户是政府。所以是非市场化的,划为城投,按城投的套路来看。
  
  对于后期的、成熟期的园区,其收入主要来自于市场化的房产租售,客户是园区内企业。所以是市场化的,划为房地产,按房地产的套路来分析。但也不能全按房地产的思路,还要着重考虑区域垄断因素、政府的支持。
  
  可惜,笔者评审的园区企业中,几乎所有的都可以清晰地划为城投。成熟的园区企业极难出现。笔者猜想,这可能是因为成熟园区企业无需建设,融资需求较低的原因。
  
  看到这里,相信小伙伴们对城投的界定已经清楚了:做公益的事、收入只来源于政府。
  
  怎么评审城投的风险呢?九大看点帮你理清城投风险点
  
  看点1:股权结构
  
  看股权结构,就是看融资人的控股股东是谁。
  
  呃……看起来好像废话,实际上这个问题绝不简单。
  
  第一,要看控股股东是不是政府。
  
  有的融资人,其控股股东不是政府,而是城投公司。
  
  如果说政府是父亲,那城投公司就是儿子,城投公司的子公司就是孙子。
  
  首先要确定,融资人是儿子,还是孙子?
  
  这很重要。
  
  试想:在父亲那里,是儿子有话语权,还是孙子?
  
  第二,要看控股股东的行政级别,这是城投行政级别的根本标志。
  
  控股股东可能是省政府、市政府、区县政府、园区管委会,这就标志着不同的行政级别。
  
  级别越高的政府,能控制的财力自然越多,违约可行性越小。套用一句俗话,城投公司的信用是“拼爹”来的。
  
  第三,要看控——股——股东,不是参股股东。
  
  城投的级别要根据控股股东确定,不是参股股东。
  
  看亲爹,不能看干爹。
  
  第四,要看是谁——是政府的哪个职能部门?
  
  常见的有三种:政府本身、财政局、国资委。
  
  政府本身作为股东的,比较让投资人放心。
  
  后两者相比,笔者更偏爱财政局作为股东的城投。这纯粹是笔者的主观偏见。因为在笔者的尽调生涯中,基本上只有财政局旗下的城投才能轻松安排对财政局的尽调。对于其他城投,看到其对安排财政局访谈的为难情绪,笔者忍不住脑补其找财政局协调资金会是什么情形。
  
  第五:扩展调查——这个爹有几个儿子?
  
  儿子越多,单个儿子获得的资源越少,这是朴素的道理。
  
  但是这一信息往往没人整理,市场上没有现成报告,通常需要访谈才能得到。
  
  不过也有一个不完全但是简单易行的调查方法:在中国货币网中信息披露搜索栏中输入当地地名(见下图),就能搜出当地所有的发债企业。然后挑选名字像城投的,一家一家梳理。
  
  (图片为中国货币网首页截图)
  
  看点2:政府实力
  
  第一,要看控股股东政府的实力。
  
  控股股东是区,那就看区的实力,不是市的实力。
  
  控股股东是园区,那就看园区的实力,不是市的实力。
  
  奇怪的是,如此简单的方法论,笔者在实践中却总被质疑。不知小伙伴们是否也有同感。
  
  第二、看经济规模。
  
  GDP领衔、增速辅助、三次产业结构加深理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给予直观印象(题外:还记得宏观经济学中的公式GDP=C+I+G+NX么?把实践数据套一下理论公式往往能发现有意思的东西)。
  
  知道规模后,进行对比。市级的跟同省其他市对比,区县跟同市其他区县对比。至于园区,笔者建议跟同市的区县对比。
  
  第三、看财政规模。
  
  财政数据中,笔者认为最有代表性的数据是——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旧称:一般预算收入)。因为其主要的构成科目是税收收入,是当地经济实力的直接体现。
  
  第二个重要的数据当属政府性基金收入,其主要的构成科目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有土地业务的城投,还需要把这个指标与该城投的土地业务收入规模对比。
  
  看点3:经营模式
  
  城投企业的经营很简单,就两件事:工程建设和土地开发。
  
  但表现形式却很复杂。
  
  比如工程建设,有代建的、BT的、说不清楚的……
  
  比如土地开发,有具备土地证的、没有土地证的、土地证是储备土地的……其中涉及的合规性以及政策文件更是一团乱麻。
  
  其实,从风险评估的角度,应该透过复杂的现象看到简单的本质。
  
  城投企业的信用本质是什么?
  
  其实前文已经说过,“拼爹”啊。
  
  城投企业的信用本质是政府信用。
  
  所以,看城投的经营模式只是手段,目的是判断其经营是否依赖政府、能否挂钩政府信用。
  
  从这个角度来说,经营模式的各种表现形式都不重要。
  
  工作中,笔者讲到这,很多小伙伴就会质疑:说得轻巧,这些不重要,那你说什么重要?不看这些,那看什么?
  
  笔者有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法:Follow the money。
  
  无论哪种业务模式和表现形式,看钱就够了。看城投企业怎么筹钱、怎么花钱、怎么收钱——尤其是向谁收钱,完成一个钱的循环。
  
  钱才是本质,各种业务模式的产品只是钱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
  
  比如工程建设:
  
  第一,怎么筹钱?
  
  工程建设资金无非资本金和融资。
  
  资本金由政府出还是城投出?如果城投出,城投从哪筹集?政府如何补偿?
  
  融资资金由政府借款还是城投借款?如果城投融资,政府如何补偿融资成本?
  
  第二、怎么花钱、怎么收钱?
  
  这部分要紧紧地结合财务报表看。
  
  烧脑的干货来了:
  
  如果城投为工程花的钱计入存货,后续随着政府回款转记成本,政府回款计入收入,这种模式一般叫做BT。相当于把工程当作一个产品,城投生产出来,卖给政府。这种模式下,城投确认的收入金额是一个大金额,包括工程所有建设成本、以及常见的利润加成。
  
  如果城投为工程花的钱计入其他应收款,后续根据政府回款情况冲销,这种模式一般叫做代建。工程的建设成本不计入利润表,只在资产负债表中来回调减。这种模式下,城投确认的收入金额是一个小的金额,不包括工程建设成本,一般只有按比例计提的代建管理费。
  
  如果城投为工程花的钱计入在建工程……
  
  呃,确实有城投是这么记账的,且不去评判记账方法是否正确,主要看后续这在建工程怎么处理。如果跟收入一起转记成本的,BT模式。如果根据政府回款冲销,代建模式。如果建成后转固定资产了,那就是传说中的公益性资产,这种模式就不是盈利模式,而是风险点。
  
  比如土地开发:
  
  第一,怎么筹钱?
  
  这个比较简单,通常由城投借款。
  
  第二,怎么花钱?
  
  花钱干什么去了?是拆迁、土地平整(七通一平),还是买现成的熟地?
  
  花的钱怎么记账?计入存货、其他应收款还是无形资产?这三种模式可以类比前文工程代建的三种模式,不再赘述。
  
  第三,怎么收钱?——尤其是向谁收钱?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土地变现的钱都是政府划过来的,但实际上收钱的对手有市场和政府两种情形。
  
  如果土地通过招拍挂变现,资金先进入财政专户后再返还给城投,这种模式收钱的对手实际是市场。风险点在于当地的土地变现速度。
  
  这时,就要跟前文提到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对比,因为它是上限。但也有反常的,笔者曾见过城投企业的土地出让收入远高于当地财政土地出让金收入的,原因成迷,无论如何都调查不到,笔者只能“合理怀疑”了。
  
  另一种情况,如果土地不通过招拍挂变现,而是政府购买,这样土地的模式就等同于前文说的工程建设。这时,笔者认为应该将城投企业的土地出让收入跟“政府性基金支出”对比。
  
  上述花钱、收钱的各阶段和模式是一个维度,再加两个维度:当阶段是否有土地证、土地证的形式(农业、工业、商住、储备),三个维度排列组合就是常见的表现形式。可见会有多么复杂。如果纠结于表现形式,自然很难识别风险。
  
  因此,笔者认为,应该透过表现形式,直击风险本质,用简单粗暴的方法(看钱)来迅速评估城投企业。
  
  看点4:政府欠款
  
  先说一个反常识的观点:
  
  对城投企业而言,政府欠款越多,企业信用资质越好。
  
  What?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小伙伴们已经瞪大了眼睛,准备好了西红柿,就要砸场了。
  
  别急,且听原因。
  
  这个论断成立的前提是:对城投企业而言。还记得中篇里提出的城投企业审批核心思想么?
  
  城投企业的信用本质是政府信用。
  
  政府欠款越多,越能体现城投企业替政府融资的本质属性,越能挂钩到政府信用。
  
  反过来,如果一个“城投企业”,没有一分钱的政府欠款,你能相信它是城投么?它自己都不好意思叫城投吧。
  
  另外,从城投的资产角度来看。
  
  城投的资产有什么?主要的大概有三类:代建工程、土地、政府欠款。
  
  而前两类资产,都还没有变现(变成金融资产)!只有政府欠款,是已经变现(变成金融资产)的债权。
  
  所以,政府欠款是城投企业最优质的资产。
  
  政府欠款常见的有三种表现形式:表内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表外的未实现补贴。前两种看报表科目明细,后一种看政府补贴文件。
  
  看点5:政府支持
  
  政府对城投企业的支持,反应了该城投在当地的地位,继而关联政府的偿债意愿。
  
  常见的政府支持有:补贴收入、注入资金、注入土地、注入股权。
  
  补贴收入,看利润表营业外收入和政府补贴文件,核心是规模和可持续性。
  
  注入资金,看所有者权益中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科目的变化。对于注入历史,一般审计报告附注历史沿革部分会整理。再深挖的话,就要看历次验资报告了。
  
  注入土地,除了按以上方法评估之外,还要着重分析:  
  • 土地使用性质(划拨、出让、储备)
  • 土地用途性质(商住、工业、农业、林地、滩涂……这样划分在定义上并不准确,如此表述是为了引起注意)
  • 是否已缴纳土地出让金?未缴纳的是否需要城投来缴纳?更进一步,需要城投缴纳的,城投是否把该金额计入负债?!
  • 土地的评估价值  
  注入股权,首先看是控股还是参股子公司。参股子公司作为一项资产来看即可。对于控股企业,主要看两点:一、规模,二、是否为城投。
  
  注意,如果注入的子公司不是城投,而是产业类公司,则为风险点。
  
  原因同上:城投企业的信用本质是政府信用。产业化、市场化、非公益化越严重的城投,距离政府信用越远。
  
  看点6:财务报表
  
  城投企业的三张报表,最重要的是资产负债表。也就是这个企业有什么东西、欠什么债。
  
  其次是现金流量表,主要看政府回款和企业筹资情况。
  
  最不重要的是利润表,城投企业一般都会盈利以利融资。
  
  资产端(有什么东西),重点看五个科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
  
  通常,城投的三类资产(代建工程、土地、政府欠款)就在这五个科目体现。
  
  那怎么看科目呢?重点在于:
  
  1)看明细
  
  不是比率、增长率,而是明细!
  
  明细才是硬道理,才是藏不住、抹不平、调不了的硬指标。
  
  君不见,募集说明书已经洪水泛滥:连篇累牍的废话都在说毫无营养的比率、增长率,用数据代替分析。下面的列式数据体表述,债券界的小伙伴们一定不会陌生:
  
  “2014至2017年1季度,发行人无形资产分别为10亿元、12亿元、14亿元和15亿元,呈增长趋势;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0%、12%、14%、15%,占比较为稳定。”
  
  然后呢?这个科目装了什么东西?为毛变动啊(宝贵的变动原因分析何在)?
  
  何以解忧?唯有明细。明细在手,原因我有!
  
  当然,挖明细也要适度,考虑客户的承受能力。通常挖前五大明细,风险高的企业挖前十大明细,基本上也能看出问题了。
  
  在看明细的时候,常见一种尴尬的事情:合并报表,应收类科目明细中的交易对手,竟然是合并范围内的子公司!
  
  对于这种账,笔者只能默默地祝福——
  
  是的,除了祝福,做不了什么。
  
  风控人员不能完美主义,要看大局,做判断。对于做承销的小伙伴,碰到这个问题,笔者通常给予简单粗暴的建议:你敢这么提供明细,我就敢这么披露,交由市场判断。
  
  2)与业务数据对比
  
  还记得前文中业务模式如何看么?Followthe money。
  
  在业务模式部分,一般会积累很多经营数据的表格。在看科目时,就是要看经营数据在报表中如何体现。
  
  比如某代建项目,经营数据中说总投资50亿,已投20亿。再看报表:项目确实计入存货,但是存货科目总共才5亿。
  
  呃……
  
  这种尴尬,小伙伴们有木有共鸣?
  
  所以不得不提问,不得不要求客户部门补充尽调。此时,往往是客户部门与风险部门冲突的高发期。
  
  其实,大家缺乏的是沟通。如果大家都能仔细阅读,避免逻辑错误,再辅导企业把账做好,也算是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实现风险与收益平衡、企业与金融机构共赢的和谐局面。
  
  好了,停止YY,回到干货:
  
  对于工程:BT模式通常在存货体现,将经营数据中项目已投资数据对比存货明细。代建模式通常在其他应收款体现,对比其他应收款明细。至于计入在建工程的,询问原因吧。
  
  对于土地:土地整理模式通常在存货体现,将经营数据中土地已投资数据对比存货明细。注入土地则可能在存货、无形资产或投资性房地产体现,将经营数据中评估价值对比科目的账面价值,看是否减值或增值。
  
  对于政府欠款,通常在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科目体现。将经营数据中回款情况:
  
  与应收账款、营业收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或与其他应收款、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对比。
  
  对于走收入的资金,粗略的勾稽关系如下:
  
  营业收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期末期初应收账款之差+期末期初应收票据之差-期末期初预收账款之差
  
  对于城投企业,应收票据和预收账款通常很少,所以可以简化为:
  
  营业收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期末期初应收账款之差
  
  由于是粗略的勾稽关系,对于小规模的偏差不必理会。对于跨数量级的偏差,通常要思考、寻找甚至调查原因。
  
  负债端,主要看规模、期限结构,结合现金流量表中的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和流出科目,对比企业的授信,从而评估企业的融资压力。
  
  现金流量表,主要看政府回款(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和企业筹资(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利润表,通常看利润来源结构(毛利率、三费占收入比、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营业外收入等非经营收入占收入比),分析利润的主要来源。对于城投,利润往往来自于营业外收入尤其是政府补贴。另外,收入规模需要与经营数据和现金流做对比。
  
  看点7:同业授信
  
  轻飘飘的一张同业授信表,其实是风险审批时的重要参考。
  
  里面的信息量很足:
  
  有多少金融机构认可该企业?其中多少银行、多少信托券商资产管理公司?银行金融机构越少,说明低成本融资越少,企业风险越高。
  
  单家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的对企业的授信规模多少?已提用多少?通常,审批人员会不自觉地采取跟随策略,而非做领头羊。
  
  该企业授信总规模多少?余额多少?与企业现有负债对比如何?
  
  那么,为什么同业授信表如此重要?
  
  因为城投企业的偿债主要依赖融资,换言之,借新还旧。
  
  看点8:债券发行历史
  
  前篇说过,发债的城投企业已经有1800家。对于任一家金融机构,单一行业有1800家客户,已经足够了。
  
  此外,如今债券市场发展日趋成熟,债券已经是优质企业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融资手段。
  
  所以,同等条件下,有债券发行历史的城投,信用资质自然高于无历史的。
  
  看点9:融会贯通、综合判断:是不是城投。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已经知道了这家企业:
  
  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是不是政府?
  
  主营业务是不是:公益性工程代建、土地整理?
  
  客户是不是只有政府?
  
  主要资产是不是:政府欠款、公益性工程、土地?
  
  政府对其有没有显著支持?
  
  再回顾开篇提出的城投界定:
  
  公益性,且非市场化,是界定城投最重要的标准。
  
  于是我们就可以判断企业是不是城投,能否挂钩政府信用。
  
  可是,经常有城投企业含有市场化、产业类的业务,怎么看?
  
  笔者建议:一看规模,二看性质。
  
  首先是规模,是城投业务为主,还是产业类为主?从三个维度评估:收入占比、资产占比、利润占比。
  
  然后是性质。通常城投下属的产业类行业有三类:公用事业(水电气热公交)、房地产(工业商业住宅)、其他市场化行业。
  
  对于公用事业,属于半公益性质,基本不妨碍判断城投性质。
  
  对于房地产,重点区分土地的取得方式,是以城投土地整理的便利在一级开发阶段取得辖区内土地?还是像普通房地产开发商一样通过招拍挂竞标四处拿地?前者仍与城投性质挂钩,后者则淡化城投性质。
  
  对于其他市场化行业,无疑是淡化了城投性质。占比过大的话,反而应该当作产业类企业来评估,与政府信用脱钩。
  
  总之,城投企业,这么看就够了:看企业的信用能否挂钩政府信用?
  
  前文述及,城投(政府投融资平台)已经妥妥的是债券市场的行业担当,1800户城投熙熙攘攘,三分天下有其一。
  
  但是,与之相反,城投行业的评级等级却少得可怜,无法拉开差距。凡城投, 两A起。这也就罢了。难受的是大部分城投都挤在AA这一级别,傻傻分不清楚。
  
  AA级城投的跨度有多大?据不完全统计:行政级别,可以从乡镇、园区到地市;一般预算收入,可以从10亿到近300亿;总资产,可以从100亿到1000多亿。
  
  所以,仅凭评级符号已经难以区分城投的信用高低。那么,该如何区分?或者,什么样的城投才是信用好的城投,是投资人眼中的菜?
  
  笔者从审批经验中发现:好的城投,应该是——高、大、纯、良。
  
  1、高
  
  指行政级别高和公司级别高。越高,信用越好。
  
  行政级别,即城投所依托政府的行政级别。常见的政府级别从高到低的大致顺序为:省、地级市、区县、普通园区(指经开区、高新区等普通开发区,不含国家级综合改革试验区)、乡镇。
  
  注意,此处笔者用的词为:“所依托”,而不是“所属”。“所属”,往往指股权所属,即城投公司股东政府的行政级别。实践中,很多小伙伴也以股东政府的行政级别来作为城投的级别。
  
  但,这是片面的。
  
  真正的行政级别,应该是通过三个方面综(取)、合(低)、判(来)、断(看):
  
  第一、股东政府级别。
  
  第二、基建回购、土地业务的交易对手政府级别。
  
  ——回购协议跟哪级政府签的?土地业务的交易对手是谁?土地业务范围是全市、全区还是园区内?这部分信息,可以从两处获得:1、经营情况中的业务模式,2、应收账款前五大明细。
  
  第三、资金拆借的交易对手政府级别。
  
  ——城投融资为了谁?其他应收前五位。
  
  收集完三方面信息后,就能做出判断了。而三者中,更重要的是后两个。因为它们才是城投真正的资金来源。
  
  所以说,仅凭股东政府的级别来判断平台级别,是片面的。
  
  公司级别高,指的是公司与股东政府的股权距离。说白了,是政府的子公司?是孙公司?还是孙子公司?
  
  最能继承政府信用的,莫过于嫡长子。
  
  2、大
  
  指四大:区域经济实力强大、所依托政府财政实力强大、城投业务规模大、城投资产规模大。
  
  区域经济,看GDP、三次产业结构、社会消费、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
  
  财政实力,看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
  
  城投业务,看在建拟建回购项目规模、在建拟建土地整理业务规模。注意,是在建拟建,不是已完工。是现在和未来,不是历史。
  
  城投资产,主要有三类:应收款类(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在建项目类(存货、在建工程)、土地类(存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
  
  大,就是好。
  
  这是废话。
  
  问题是:多大才算好?多大能算好?
  
  这里笔者要揭秘一个风控和分析人员都在用,但都不说的不传之技:排排坐、砍一刀。
  
  方法很简单粗暴:
  
  首先把一个行业的企业按某些指标排座次。
  
  其次选一个差不多的位置(比如中间、三分之一、四分之一,视投资机构逼格而定),参考位置处的指标数据取整(比如某指标的中值是93,那就取整100)。
  
  然后在整数处(比如100)砍一刀。
  
  结束。
  
  于是,某某指标100就是准入门槛,就是风险偏好。100以上企业的就是目标客户。
  
  自然,很多人会质疑:这不科学!
  
  是的,不科学,但实用。
  
  科学的方法,是仔细分析每一个企业自身的特点,寻找其区别于行业共性的竞争力,渗入挖掘其信用依托,计算其信用额度,定制风险缓释措施。
  
  科学的方法固然能得到最优解,但其成本是巨大的,也是大部分机构无法承受的。比如,招一个能做到这种地步的尽调人员,年薪多少?就算能招来人,一个人一年才能调查几家企业?市场发行人5000家,以此耗时,什么时候才能做出投资决策?
  
  最扎心的是:对于规模小的企业,放款的利润能否覆盖尽调成本?
  
  所以,实践中,我们只能接受不完美。放弃最优解,退而求其次,寻找满意解。
  
  排排坐、砍一刀,很粗暴,但实用。
  
  这里的技术,是对某个行业,知道该用哪个或哪几个核心指标。
  
  对于城投,笔者偏爱城投所依托政府的一般预算收入。砍的这一刀,在一般预算收入50亿。
  
  (呃,好像暴露了什么……)
  
  当然,刀断处只是准入底线,真正青睐的还是一般预算收入100亿的。
  
  3、纯
  
  第一,指城投业务纯粹(收入来自财政),没有杂质(收入来自市场)。
  
  常见的城投各类业务,从纯粹到杂质大致排序如下:
  
  (1)公益性的:基建政府回购、土地整理政府回购——土地招拍挂出让——保障房回购
  
  (2)半公益的:公交——水务——供热——燃气——电力
  
  (3)市场化的:房地产(包括保障房出售、工业地产、商业地产、住宅地产)、建筑、贸易、担保等。
  
  第二,指城投的交易对手纯粹,最好是只有政府,没有其他企业。
  
  通常体现在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科目明细中。从纯粹到杂质的排序是:
  
  高级别政府——低级别政府——国企——民企——个人。
  
  说到这,不得不吐个槽:各位主承销商大大,在信息披露的时候,对于城投拆出的大额非政府借款,一定要解释业务背景、说清还款计划、展示对手信用水平。因为对于债券,投资人是无法尽调的。有雷看不清,只能用脚投票、不去趟。
  
  归根结底,城投是依赖政府才有的信用。
  
  纯粹的,才让人放心。
  
  4、良
  
  指信用记录良好、银行授信良好、资产质量良好、盈利记录良好。
  
  信用记录,小伙伴们已经很熟悉征信系统了,要求没有关注、逾期等异常情况。小伙伴们可能不熟悉的是最高法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在最高法的官方网站可以免费查询。
  
  银行授信良好,两个关键词:
  
  第一,银行。是银行,不是信托、不是资管、不是融资租赁。如果一个公司银行融资少,负债主要来自于信托资管融资租赁,那也就呵呵了。
  
  第二,良好,指的是信用贷款占比,或者说是非抵押质押贷款的占比。能拿到信用贷款,是一个公司信用的最好证明。
  
  资产质量良好,主要指城投资产的质量。
  
  例如:应收账款背后有没有签署协议为证?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有没有回款计划?土地资产的具体情况是什么:是储备地、划拨地、还是出让地?是工业用地还是商住用地?有没有土地证?是否缴纳出让金?
  
  盈利记录良好,指的是不亏损,尤其是季报不亏损。
  
  是的,城投公司有苦衷,利润的两大来源——政府回购款和政府补助——往往年终才结算。但是,如果季报做不到盈利,怎么能让投资人有信心?怎么能让人相信公司有持续融资能力?
  
  以上,高、大、纯、良。这样的平台,才是投资人眼中那颗青翠欲滴的菜。
  
  -作者-
  
  风控老司机,就职于某股份制银行,主管债券审批。公众号:风险管理经验分享(ID:riskcontroller)。


上一篇:【建议收藏】中国汽车融资租赁的致胜之道
下一篇:融资租赁行业转监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