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进程中融资租赁大有可为


编辑:admin / 发布时间:2016-02-19 / 阅读:467

 

 
 
 
 
 
 
 
 

融资租赁作为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金融工具,能够融合实业、金融与贸易,成为产融结合的纽带,充分发挥融资租赁的优势有助于实现中国制造业的升级目标。

 
 
 
 
 
 
 
 
 
 

为了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跨越,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提出中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被称为中国版的“工业4.0”白皮书。在完善金融扶持政策中,《中国制造2025》支持重点领域大型制造业企业集团开展产融结合试点,通过融资租赁方式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作为紧密结合实体经济的金融工具,融资租赁服务于制造业的金融优势和作用将日益显现,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面临发展困境

近十年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总体规模大幅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不仅对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成为支撑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2014 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到27.2万亿元,占GDP 的比重达到42.7%。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比重达到20.8%,连续四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国地位。在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国制造业依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加上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薄弱等局限性,面对国外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革新,我国制造业“内忧”与“外患”并存,制造业的改造与升级已经箭在弦上。

我国制造业发展大而不强,且日益受到国内资源与环境要素制约。首先,创新能力不强。根据相关统计,我国的创新能力指数(GII)及全球竞争力指数(GCI)在世界上仅处在25-30 名左右的位置。研发支出(R&D)虽然近年来增长迅速,2013 年已占GDP的2.0%,但与美国、德国等制造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二者在2011 年已经分别达到了2.85%和2.88%。其次,核心技术薄弱、共性技术缺位。在诸多制造业的关键核心领域,我国技术基础薄弱,很多需要进口,导致我国制造企业直接受制于人。如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客机C919 的全部发动机均靠进口;正在研制的重型燃气轮机的关键材料和关键零部件,如高温合金定向及单晶工作叶片仍依赖进口;我国正在加大对数控机床研发的投入,但是80%的高端数控机床至今仍依赖进口;我国是机器人消费大国,位居世界第一位,但80%的机器人依赖进口等。再次,资源浪费、污染严重。2010 年,我国的GDP 约占全世界的7.5%,但却消耗了世界能源的19.6%。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约占我国GDP 的42.7%,但是能源消耗却占全国能耗的58.0%。我国钢铁、建材等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10%-20%左右。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国人的关注,这也成为我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亟需跨越的难题之一。

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新兴国家成本优势的双向挤压。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一方面,发达国家希望通过科技创新再次成为制造业革命的引领者,并为国内经济发展开辟新动力源泉。如2011 年,美国政府正式启动了“先进制造伙伴计划”,提出了“在哪里发明、在哪里制造”的口号,要重新夺回制造业的世界市场;德国提出了“工业4.0”计划,以确保德国的世界制造强国地位。除此之外,2013 年,英国发布了《未来的制造》报告,日本开始实施“再兴战略”,法国提出“新工业法国”等,韩国也于2009年公布了“新增动力战略”;另一方面,新兴国家如东南亚的泰国、老挝等,则利用其更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不断侵蚀着我国作为世界工厂的份额,而巴西、印度等则是利用其更加丰富的原材料、能源等优势,对我国形成了差异化竞争态势,试图赶上并超越中国。

面对新一轮产业变革浪潮,我国制造业发展虽面临挑战压力,更迎来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巨大机遇。《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即是为了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立足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需要,以先进制造、高端装备等为重点领域,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融资租赁在“中国制造2025”进程中大有可为

从国际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历程看,其产生与第三次科技革命密切相关。一方面,融资租赁行业帮助企业解决了技术革命资金缺乏的问题,另一方面,新技术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并形成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快了产业技术革命进程,催生了新的技术革命对融资租赁的进一步需求。在金融支持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过程中,融资租赁作为基于资产信用的金融工具,具有集金融、贸易、服务为一体的全新金融功能特点,能够打通资本与产业的链接通道,成为产业与金融结合的有益纽带,是传统银行信贷等融资渠道的有益补充。《中国制造2025》与融资租赁业的发展也将是一个互为促进、产融结合的过程。

自2007 年金融租赁业务开闸以来,以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为代表的金融租赁企业规模迅速扩张,商务部监管的融资租赁公司纷纷成立,融资租赁行业快速发展。2011年,商务部发布《关于十二五期间促进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不少地方也陆续出台税收、资金等优惠政策,政策频频利好吸引各路资本入场布局,融资租赁行业迎来高速增长,对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作出了积极贡献。截至2015年底,商务部监管的融资租赁企业总数接近4000家;银监会监管的已开业的金融租赁公司43家,金融租赁公司2015年底总资产达到1.63万亿元,较2014年底增加3545亿元,增幅为28%。尽管如此,当前我国融资租赁市场渗透率,即租赁交易总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例仅为5%左右,与发达国家15%-30%左右的渗透率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而《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包括创新能力、质量效益、两化融合和绿色发展在内的四大类指标,明确设定了产业升级和能耗降低具体目标,必然带来包括设备更新融资、设备共享租赁、通用设备资产经营管理和节能环保设备租赁在内的大量市场需求。借助《中国制造2025》东风,融资租赁业务大有可为。

支持高端装备产品的运用推广和“走出去”。《中国制造2025》提出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战略重点,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而融资租赁作为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的产业,抓住国家资本输出、技术输出和产能输出的机遇,在国产商用飞机、高铁装备、核电机组、电力装备等的研制、生产、销售及开拓海外市场方面提供融资租赁服务,已成为高端装备制造业运用推广和“走出去”重要助推器。2013年底,李克强总理在天津视察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提出租赁产业在我国是新的高地,是直接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鼓励融资租赁企业带动和支持中国装备“走出去”。目前,我国支持融资租赁助推中国制造“走出去”的条件正在持续完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开设了海外租赁保险,支持出租人规避租赁项目所在国政治风险及承租人违约风险。2014年9月,国家将融资租赁货物出口试行退税政策扩大至全国统一实施,扩大了享受出口退税政策融资租赁企业的范围。我国四大自贸区也将融资租赁作为重点支持行业,专门为其制订了各具特色的扶持性政策。特别是天津自贸区积极建设国家租赁创新示范区,融资租赁助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更有效率和动力。

助力制造产业结构调整。在产业发展和政策制定过程中,鼓励并采用融资租赁方式,能够克服企业个体引进设备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客观上推动企业退出落后产业和落后技术领域,积极投资《中国制造2025》鼓励的新兴行业和先进技术,实现用市场手段管理市场。生产和革新中对设备租赁的需求过程,往往是产业结构、生产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调整过程。在一定时期内,某一行业租赁设备的状况直接反应出投入该行业的资金及技术状况,从而影响到该行业的发展状况和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而影响到整个产业结构。当制造企业要进行新的投资时,通过租赁融资的方式获得设备,企业无须大量资金就能迅速获得资产,且具有财务风险较小、融资限制条件较少等优点。融资租赁业务通常是三到五年的项目周期,在项目选择和业务评审过程中,租赁公司更为看重产业的发展前景、技术的更新状况、设备的先进程度,以及对企业生产经营和产品收入预期等,这些都有利于我国制造产业的结构调整。

促进制造产业技术改造升级。《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提高质量竞争力指数、增加值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这些都必须依靠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来实现。在传统制造企业发展过程中,本身就有技术改造、工艺升级、设备更新等需求。随着传统产业利润空间的不断挤压,市场对新产品和新工艺的需求不断加快,技术改造升级显得尤为迫切。但技术改造升级都需要引进新设备,改造旧设备,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当传统产业利润压缩导致企业自有资金投入能力有限,土地厂房等抵质押资源在项目贷款和经营性资金融通过程中多被占用,企业很难获得新的融资。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模式导入,融资租赁可以针对技术改造项目,评估技术改造完成后的收入增长、成本控制、收益提高等相关数据,评估其未来的经营状况和偿债能力,往往成为制造企业技术改造的重要融资来源。以国银租赁为例,近年来,国银租赁在钢铁、化工、汽车制造等基础产业中遴选优质客户,投入逾百亿元支持传统制造企业技术升级改造,有效地填补了传统行业技术改造的资金缺口,帮助制造企业更新设备、改进工艺、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支持化解制造产业过剩产能。切实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化解落后产能是《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重要目标。而融资租赁支持制造业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方面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平均产能利用率约为60%,不仅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工业利用率78.9%的水平,也低于全球制造业71.6%的平均水平。工信部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目前24个行业中,22个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融资租赁发挥“以租代售”功能,通过租赁方式转移产能,能够利用市场化机制,促进产品和设备的销售,盘活存量产能,优化制造业发展布局。如通过跨境租赁,与企业厂商以及金融机构在产品销售等方面开展合作,支持制造业产品和设备出口;以售后回租形式帮助国内企业在海外投资建设企业,输出国内成熟的生产线和生产设备,实现国内优势产能转移等。

推动绿色制造和能效提升。《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企业要实现绿色制造和能效提升,就需要引进特殊的设备和工艺,传统银行信贷由于受限于设备融资比率的限制,无法提供较大比率的融资额度,而融资租赁将设备资产价值以及未来将产生的现金流作为评估标准,可以实现70%-85%的融资比例,为企业切实解决融资难题。以国银租赁为例,近年来,通过租赁方式,联合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制造商支持多个风场、大型地面电站和分布式光伏的设备引进;联合设备商和地方政府实施路灯照明改造工程;通过支持企业废气、余热、废渣循环利用项目,助推传统制造业能效提升,实现清洁生产等。随着“十三五”规划建议首次纳入绿色发展新目标,融资租赁行业助力“中国制造”节能增效市场前景将更为广阔。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制造业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特点,融资租赁作为兼具融资、融物、融智功能的资产金融工具,是产融结合的最佳纽带,融资租赁金融工具运用合理有效,可以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壮大的“腾飞之翼”。

(本文原载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16年第1期。)

培训公告
3月24-26日 深圳—长城大酒店 融资租赁"营改增"税收新政解读与会计处理实务操作专题培训班
4月22-24日 北京—永兴花园饭店 第三期融资租赁公司开展商业保理业务实务操作专题培训班
欢迎垂询 133-3106-9587   杨志军
或登陆http://www.rzzlpx.com/zxpx/了解课程详情。
 



上一篇:基础设施租赁--兼谈不动产租赁
下一篇:探索银行系金融租赁超30家背后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