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融物”核心 金融租赁开“卷”直租业务


编辑:超级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24-03-27 / 阅读:428


2024年开年以来,多家金租争相开始“卷”直租了!不仅要提高直租占比,更要做业务创新。


同时,为了直租业务发展,金租公司开始密集发债,并在债券发行文件中表示,未来将紧扣服务实体经济目标,发挥好融资租赁特色优势,聚焦主责主业,着力优化业务结构,进一步提高直接租赁占比。


      风电设备下深海、光伏设备助力轨道交通、汽车租赁服务“国车国运”……2024年开年以来,金融租赁行业的直接租赁场景不断涌现。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直接租赁业务的开“卷”,一方面与相关新规有关。2023年10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促进金融租赁公司规范经营和合规管理的通知》(金规[2023]8号)(以下简称“8号文”)提出,2024年新增业务中售后回租业务占比相比2023年前三季度要下降15个百分点,力争在2026年实现年度新增直租业务占比不低于50%的目标。

  另一方面,不少租赁行业人士认为,这也是扭转金融租赁行业“类信贷”理念的必然趋势,是实现从“融资”走向“融物”的必然过程。

  探索新场景

  “今年以来,我们也在不断压降售后回租的比例,不断尝试新的直接租赁场景,以期满足监管需求,也是为了满足自身的转型需求。”谈到不断提升直接租赁业务比例,深圳一家金融租赁公司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今年以来,金融租赁公司在深度服务航空航运业和绿色新能源等行业领域方面成果显著,不断推动大国重器上天、入地、下海。

  前不久,素有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之称的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驶向马来西亚,这是天津一家金融租赁公司首次联合国际船东在中国船厂下单造船项目。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的租赁模式为直接租赁。对于该金融租赁公司来说,租赁液化天然气运输的背后,承载的是国家“气化长江”战略。对于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双碳”目标、将航运业务发展融入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助力“国轮国造”和“国气国运”等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上述公司,中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金租”)也通过特种船舶租赁助力“国货国运”。记者了解到,中信金租通过与央企公司签约,实现了多用途运输船、汽车运输船的租赁。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采取直接租赁的模式,通过设计特定条款保证公司的残值风险,双方共赢落地项目,为国家安全运输保障作出贡献。”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家金融租赁公司抢占“海上资源”,不断开辟直接租赁新场景。除了上述场景之外,城市轨道交通、光伏发电、新材料设备等方面,都有金融租赁公司项目的身影。

  直接租赁业务开“卷”,与2023年以来相继发布的金融租赁监管文件相关。2023年10月,8号文提出,2024年新增业务中售后回租业务占比较2023年前三季度下降15个百分点,力争在2026年实现年度新增直租业务占比不低于50%的目标。

  2024年1月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显示,为进一步加强金融租赁公司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修订形成《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的一大亮点是全面优化租赁物范围,由固定资产调整为设备资产,为中小微企业设备采购和更新提供金融服务。同时,结合近年来实践经验,允许将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生产性生物资产作为租赁物,这对于直接租赁开辟新的业务场景起到了积极引领作用。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政策的连续性利好直接租赁业务。记者注意到,2023年12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正式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以下简称“《目录》”),自2024年2月1日起施行。《目录》将融资租赁服务中的直接租赁服务列为鼓励类产业。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要求有序推进重点行业设备、交通运输设备、老旧农业机械等领域的更新改造,并提出了从产业到金融的一揽子支持政策。设备更新改造正是金融租赁行业的优势所在,给直接租赁展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在不断提升直接租赁比例的同时,金租公司也需要注意此前存在的问题。例如,在“碳中和、碳达峰”的政策大背景下,新能源行业方兴未艾,光伏行业受到资本追捧,金融租赁公司则出现相关业务开“卷”的情况。一位从事光伏租赁的业务人员告诉记者:“融资租赁的租赁期限普遍在3年至5年,但是为了能够‘卷’进光伏行业,租赁期普遍延长到7年至8年,甚至有的延长到10年至15年,可能一个项目结束,当时的相关人员已经不在公司。同时,还有成本问题。从一开始的6%一降再降,后来已经基本维持在3%至4%的成本。此外,还有设计方案的问题。比如,有的项目在建设期资本金尚未到位的情况下就放款。再比如,有的承租人本来应该是央企控股公司作为主体,但是最终签订合同的时候却是央企表外的主体。这些情况都可能引发违约,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

  如何追赶差距

  针对部分公司偏离主业定位、盲目发展扩张、将售后回租业务异化为类信贷业务问题,采访中,多位金融租赁行业人士告诉记者,除了搭建场景之外,目前业内更关心的还是如何压降售后回租的比例,以期尽早实现直接租赁占比50%的目标。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截至2022年年末的数据,虽然有的公司直接租赁占比为44%,但只是少数。大部分公司直接租赁比例在10%以下,甚至有的公司直接租赁占比仅为0.56%。

  一位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2023年7月2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租赁公司监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149号文”)。149号文要求,引导金融租赁公司回归以“融物”为核心的租赁经营模式,扭转“类信贷”经营理念。该负责人认为,这也是金融租赁公司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必须摒弃“类信贷”才能实现“真租赁”。

  不过,并非金融租赁公司全部业务都受到限制。8号文显示,各金融租赁公司在售后回租业务限额时,可将以下租赁资产从售后回租业务中予以剔除:一是承租人为小微企业、涉农企业;二是租赁物为飞机、船舶、车辆;三是因税收、补贴、登记等政策对农业机械装备、机动车等设备资产的购买主体有特殊要求,金融租赁公司开展的形式上采用售后回租模式、实质仍为直租业务的新购设备资产融资租赁业务。也就是说,由于租赁物的特殊性,租赁物是飞机、轮船、车辆的,回租比例不受50%的限制。

  采访中,多位行业人士认为,还是要全力服务国家战略,对接国家大项目,金融租赁业务才能够尽早满足监管要求。

  记者注意到,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金融是重要支撑。

  湖北一家金融租赁公司近日与武汉某人工智能语言服务公司合作,成功落地首笔计算机服务器算力直接租赁业务,该笔业务是以金融租赁服务精准滴灌科技创新领域、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有效探索。值得注意的是,算力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金融租赁公司瞄准算力设备细分领域,尝试开发算力租赁产品。此次合作的客户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新三板上市。该企业通过AI、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与语言服务融合创新,构建了“语联网”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翻译服务,打造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语言服务商。

  上述金融租赁公司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公司将以点扩面,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在推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道路上,扶持科技型企业成长壮大,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此外,一家银行系的金融租赁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不断完善租赁物设计,也有助于打造直接租赁场景。“比如风电安装船项目,我们引入产业链的理念,通过租赁产品,打通了海上风电安装产业链中各个环节,使参与各方深度融合,既解决了产业链上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又解决了制造业央企产品销售问题,还解决了施工央企在采购大型装备时审批时效的问题以及开展专业施工时的专业能力问题,实现多方共赢。此外,还可以依托银行母公司,作为主承销机构,发行专项蓝色绿色双认证债券,实现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

来源:中国经营报




上一篇:常州金坛:全面梳理存量债务中介费用,全面压降融资租赁等债务余额
下一篇:三峡融资租赁公司实现对三峡阳江青洲六期海上风电场项目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