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融资租赁如何支持装备“走出去”?


编辑:admin / 发布时间:2015-06-03 / 阅读:331

  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我国制造业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开拓国外市场的机遇。“与传统的银行贷款相比,融资租赁集融资和融物于一体,借助融资租赁将大大降低国外用户在使用中国设备时的资金压力,加快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走出去"的进程。”中国融资租赁研究院研究员马红雨表示。
  
  目前中国已是世界制造业大国,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中国正积极迈向世界制造业强国的行列。在制造业升级换代过程中,无论是前期创新研发,还是对现有设备的加速折旧,融资租赁业都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从宏观层面上来看,目前我国的融资租赁渗透率仅为5%左右,而这一数据在发达国家则要高得多,如美国已超过了20%。此外,在发达国家,大型机器设备例如飞机船舶、医疗设备、工程机械、各种车辆、海上钻井平台、高铁等装备,60%是通过租赁方式销售的。由此可见,我国的融资租赁产业还有非常巨大的发展空间。
  
  不可否认,科技进步对于产业升级改造有着重要推动力,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展开与推进,高端制造业迎来了战略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产业升级带来了企业对技术、材料、工艺、装备等的更新换代,企业将对新设备有旺盛的需求。融资租赁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设备投资中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融资租赁有效地缓解了企业更新技术和设备的资金压力,又改善了企业的资产质量,降低技术和设备升级改造的难度,从而促进了产业升级改造。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之一就是通过合作投资推动周边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我国优秀的装备制造业开拓国外市场,融资租赁业应适时服务于国家建设“一带一路”战略,帮助我国企业“走出去”。
  
  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融资租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产业扶持政策的陆续出台和制度层面障碍的消除,我国融资租赁业将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期。市场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融资租赁有望呈现爆发性增长,年增长速度可达30%至50%;预计2017年可实现人民币5万亿元的资产总规模,并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租赁大国。
  
  与此同时,“走出去”对我国融资租赁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融资租赁业在国内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但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完整、合理、明确、具体的融资租赁法规。目前涉及到融资租赁的法规有《合同法》、商务部制定的《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办法》以及银监会制定的《融资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存在着多头监管现象。因此制定《融资租赁法》迫在眉睫。通过立法就融资租赁的定义、业务范围,融资租赁机构的设立、变更和终止条件,出租人和承租人的权利义务,以及融资租赁监管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可避免因为法律上的空白或不合理而阻碍融资。
  
  尽管融资租赁存在着诸多优势,但国内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租赁意识不强。国内企业比较重视设备的所有权,一些企业往往斥巨资购买大型设备却长期闲置,造成资产的浪费。而设备只有通过使用(而非拥有)才能创造利润,很多企业忽略了通过融资租赁同样可以取得使用权而错过了可能获利的机会。
  
  另一方面,我国的融资租赁企业应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为我国企业在国际上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中国的融资租赁企业需要在观念、制度、服务范围等方面向国际先进的同行学习。目前我国的融资租赁企业更多的是为国有企业或规模较大的企业提供高价值的机器设备、飞机、轮船等装备的租赁服务,而国外的融资租赁企业不仅涉足有形资产的租赁,还在提供无形资产的租赁例如软件和技术的租赁。
  
  融资租赁天然地具有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优势。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缺乏财务数据的公开透明,缺少抵押物而难以获得银行贷款,更难以进入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融资渠道少、融资难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而融资租赁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一条更为通畅的渠道。中小企业可以在较少投入的情况下,获得所需设备的使用权;由于租赁企业是租赁物的所有者,当客户发生违约时,融资租赁公司可将租赁物回收,只损失部分租金,由于具有租赁物对风险的控制,因此融资租赁服务中小企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此外,融资租赁企业还应降低融资成本,第一,融资租赁企业的资金来源应该是国际化的,在全球市场中寻找成本最低的资金。第二,能否运用新兴平台进行融资,例如通过互联网金融。第三,资产证券化应该成为融资租赁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融资租赁业务具有比较稳定的现金流,业务风险相对较低,因此融资租赁资产应该是比较适合证券化的。”马红雨认为。
  
  文章来源:一带一路·重庆经济合作中心


上一篇:紧跟租赁市场前沿,叙写证券化融资篇章
下一篇:远东国际租赁拟与岳阳林纸开展 2.78 亿元售后回租业务